棉花与纺织亟待协同前行

【字体: 字体颜色

日前,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通过对会员企业的调研了解到,企业运行总体情况好于去年同期,信心逐渐恢复。近五年来,棉花产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棉花政策的改变、储备棉的投放以及棉花配额的发放等等, 政策的不断变化使纺织企业面临新形势,同时对行业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长期以来,棉花产业与纺织产业紧密相连,纺织行业的平稳运行离不开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特别是在当前,棉花产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整个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纺织产业的转型升级都带来了阻力。对此,笔者从纺织产业角度出发,提出以下五个方面的建议。   

  建议1 我国农业改革要进一步深化

  企业认为,不仅仅纺织行业的发展要走市场化道路,农产品也应走向市场化,仅依靠补贴和优惠政策的行业或企业其生存的路会越走越窄。

  我国要从纺织大国成为纺织强国,棉花品质至关重要。目前国家的棉花政策基本上是量化指标,没有质化指标,一定程度上限制和制约了纺织行业发展。所以,我国的棉花问题必须进行系统性研究和分析,尤其要围绕质量、种子、种植、加工、加工工艺与设备、机采、检验指标等诸多方面进行开发,真正做到质量保证,成本适中,价格全球市场化。产业链中各环节要密切衔接,要将纺织厂的诉求及时传导到棉花加工、种植端。   

  建议2补贴政策要有实效

  纺织行业支持国家对新疆棉农进行补贴。印巴两国政府没有对农民补贴,但其市场稳定,且纺织品全球占有率不断扩大。我国以大量的补贴稳定了种植棉面积和棉农收入,相比之下,我国的纺织企业却非常难,企业的用棉成本远高于美国、澳大利亚,即使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也与国外存在着一定差距。目前,我国实行的棉花价格补贴,带动了棉农生产者的积极性,使价格与国际接轨,也有利于保持纺织企业的竞争力。   

  建议3机采棉质量必须提高

  新疆是得天独厚的棉花王国,随着机采棉的推广,新疆地区机采棉占比逐渐增长,但机采棉质量却不尽人意,这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包括人的问题、管理者的问题、认识的问题、政策的问题等等。新疆具备大规模耕作、种植的区域,应通过政策的引导,从种子到轧花,统一管理和经营,同时再结合金融工具规避风险,这样机采棉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建议4储备棉应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调节

  棉花临时收储实施了三年,导致我国囤积了大量储备棉,这引发了全球的关注。我国有广大的内需,有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每年有消费1000万吨棉花的能力。近两年,国内棉花加工数量不足1000万吨,其主要原因就是棉花临时收储政策所造成的,大量的储备棉如何消化成为当前困扰国家棉花产业宏观调控的关键。

  有企业建议将储备棉出口,但这立即面临一系列问题。如出口价格如何确定?谁来买中国的储备棉?储备棉质量问题如何解决?会不会有大量的索赔?值得一提的是,全球消费棉花数量最大的就是中国,棉花出口谈何容易。

  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化学纤维产业的快速发展,棉花曾经作为国家战略物资的地位已发生改变。在此前提下,原来粮、棉、油的概念已经发生变化,粮食尤其是民众的口粮是必须保证的,而棉花应该在全球范围内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调节,也只有这样才能既保障人民的衣着需求,又提高中国纺织行业在全球的竞争力。   

  建议5储备棉投放价格应与国际市场接轨

  理论上讲,储备棉不可能烂在库里,所以投放是迟早的事。对于今年储备棉投放时机企业反映很多:早投,纺企库存棉花贬值,亏损;晚投,新棉即将上市,纺企就拖延购棉,达不到消化储备棉的目的。

  当前棉花虽然已经不是战略物资储备,但是保护新疆地区棉农经济收益是应该的,为了使棉农继续种棉花,新疆棉花目标价格于播种前半个月就公布了。而对纺织行业而言,为了使我国纺织行业更具竞争力,国家也应尽早将用棉政策公布,投放价格应与国际市场接轨。

  虽然纺织行业整体运行平稳,但当前国内棉纺织市场仍未出现明显起色。不过可喜的是,纺织从业人士并不悲观,纺织人是顽强的。只要用心经营,向优秀企业学习,因地制宜与时俱进,一定会走出困境。

  • 上一篇: 消费潜力可观 零售模式落后进军非洲需要些耐心
  • 下一篇: 服装企业疯狂扎堆减持,或引发股价激烈振荡
  •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相关信息
    关闭
    扫码可关注微信公众号
    恩平纺织服装协会
    CopyRight © 2014 恩平市纺织服装协会版权所有
    制作维护:恩平市纺织服务协会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1005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