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杭州湾大道一路向北,便来到了柯桥经济技术开发区蓝印时尚小镇。一路上,一辆辆满载白坯布或印染布的车辆穿梭来往。不少印染厂门口的电子屏上,滚动播放着招工启事,一排排私家车把厂区门口挤得满满当当。
在浙江东盛印染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玉峰接待了记者一行。问及今年的市场形势,他微微一笑:“已经完全走出了疫情影响,恢复到2019年的同期水平,各家企业比设计、比花型、比服务,竞争十分激烈。但无论如何,走绿色高端的路子不会错。”
张玉峰的话,道出对印染产业发展路径的清醒认知。而走“绿色高端、世界领先”的发展之路,已成为蓝印时尚小镇企业的共识。
集聚迁徙迎新生
5月10日,天气炎热,由3家印染企业组团搬迁而来的国周印染组团项目正在建设中。眼下,5层楼的厂房主体已经拔地而起,内装修有序进行。
“项目计划总投资7亿元,目标是打造一家国际领先的智能化印染工厂。”项目负责人杨杰对未来充满期待。
2019年12月28日上午,国周印染组团项目开工,为市区印染产业跨区域集聚提升的首个开工建设项目。对于从越城区到柯桥蓝印时尚小镇的这次“迁徙”,杨杰直言,是一次新生。
“企业干了几十年印染,以前日子也能过下去,但现在决心乘势升级,开创新局面。”杨杰说,全新的国周组团项目淘汰原先所有设备,代之以德国、日本、意大利的先进设备,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0.5万吨散纤维、2.2万吨纱线以及4亿米印染布的生产能力,预计年销售收入16亿元,利税3亿元。
蓝印时尚小镇所处的滨海工业园区,目前共集聚着108家印染企业。10年来,散落各地的212家印染企业,历经整合集聚和改造提升的“阵痛”,陆续“迁徙”至此。
2012年,浙江东盛印染有限公司首家启动搬迁到集聚区。提及当年第一个“吃螃蟹”的举动,张玉峰记忆犹新。“一开始,重重顾虑压心头。”他担心的首先是成本增加,老厂设备全部淘汰,新厂建设又得投入上亿元,宛如“割肉”;其次是客户和员工,从金柯桥大道旁边的“黄金地段”搬到距离城区1小时车程的钱塘江边,他们愿不愿意跟来?这几乎是当时所有搬迁企业都要面对的问题。
“搬迁集聚,倒逼我们挺进中高端。”张玉峰说,因为各项成本上升,原来的全涤系列四面弹、纬弹等低端产品,基本没有了利润空间。企业在2014年重新投产后,果断尝试开发针织和梭织系列新产品,第二年就获得了可观回报:不仅利润率翻番,还成为了蓝印时尚小镇首家税收超3000万元的企业。此外,企业还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被评定为首批绍兴市印染行业绿色标杆示范企业,获得排污指标奖励。
集聚效应,厚积薄发。以蓝印时尚小镇为代表,最近5年,柯桥全区淘汰落后印染产能38.16亿米,环保设备投资超15亿元,国际先进绿色设备应用比重由30%升至60%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8.1%,每米印染布附加值提高15%以上,产业提质增效明显。
全链创新一条路
在浙江宝纺印染有限公司,厂区门口的白坯布整齐码放,远看像一座座小山,气势十足。“这么大的坯布量,会不会造成产品积压?”面对记者的提问,公司执行董事戚昕笑了,“很快就用完了,我们每天的生产量有140万米,换算成公里数能从柯桥到北京。”
宝纺印染是一家专门做非洲市场的工贸一体企业,所产仿蜡染印花布闻名非洲,是当地市场占有率最大的供应商,去年销售额达到1.8亿美元。不仅如此,从2016年至2019年,公司的销售额实现了年均约30%的增长。
销售高速增长,得益于宝纺印染的一项重要创新:研发仿蜡染印花布,代替真蜡染印花布。真蜡染印花布在生产时要用到松香,这种原料会造成污染,在与日俱增的环保压力下,这款布的利润空间逐步缩减。2014年,宝纺印染通过自主研发,做出了与真蜡染颜色和手感相仿、生产更加环保的仿蜡染印花布。
“为了匹配新工艺,我们几乎将所有生产线都换了一遍。”戚昕告诉记者,这款新产品不光降低了一半的生产成本,以价格优势赢得了更大市场,还因为工艺和设备的改进,单位能耗下降了60%左右。
创新不是过家家,需要胆识和魄力。今年1月,浙江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A股主板挂牌上市,成为15年来全国首家纯印染上市企业。
翻阅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记者看到了这家印染“龙头”对创新研发的孜孜以求:光是2016至2018年,研发投入就达到了1亿元以上。其重点研发创新的领域主要集中在高质量纺织品染整技术、节能减排染整技术和印染智能制造技术三方面。拥有53项专利,已有18项自主研发技术、5项引进技术经过消化后投入生产。
“产业集聚是第一步,创新突破紧随其后,且创新意识已深深刻进绝大多数企业的灵魂深处。”柯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关负责人透露,最近三年,柯桥印染行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从2.9%提升到了4.3%,这背后是真金白银的投入。
全链条式创新,还让“柯桥制造”贴上了时尚的标签。每天推出20个以上新花型的浙江红绿蓝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在中国时尚面料设计大赛上斩获了“时尚色彩奖”;以永利印染、滨康印染、新舒纺织等为代表的一批企业,成功跻身Gucci、Coach、Zara等国际知名品牌的面料供应商队伍;在前不久举办的第九届柯桥时尚周中,金顶奖设计师刘薇将柯桥本土企业——浙江华晨印染有限公司的绿色环保面料搬上了开幕大秀……
一家家印染企业的创新“浪花”,汇聚成了整个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记者在蓝印时尚小镇展厅看到:代表着先进工艺的柔性制造系统、全自动调浆系统、染化料自动输送系统等,代表着绿色环保的生物膜处理中水回用技术、高温废水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等,代表着前沿产品的超细纤维合成材料、工业特种面料等,琳琅满目,彰显着科技含量,引领着行业时尚。
数智领跑再攻坚
面对数字化浪潮,走在产业转型提升路上的蓝印时尚小镇,正朝着“印染大脑”“无人工厂”的方向加速前进。
在浙江越新印染有限公司新建不久的工业互联网“驾驶舱”内,记者看到了“数字孪生工厂”的雏形。整面墙被分割为若干个电子显示屏,一个个生产模块排列得密密麻麻:排产看板、生产运营中心、生产进度智能追踪大屏、质量动态处理中心、机缸工艺监测、定型机智能监控……公司董事长濮坚锋介绍,他们已将试点数字化改造的一分厂搬上了“云”,管理人员通过“驾驶舱”大屏或手机端App,就能实时掌握车间的每一个动态。
“上云”只是数字化改造的基础,借用大数据推动企业降本增效、实现精益管理才是最终目的。“比如,怎样的排产方案可以让生产设备利用率达到最高?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在哪?现有的染色配方是否可以改进……这些都是我们下一步要攻克的难题。”濮坚锋说。
虽然面临的挑战不少,但濮坚锋信心十足。改造不到一年,“越新印染”已尝到了数字化的甜头:今年1至4月,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了约30%,但成本下降了5%~10%。
采访中记者发现,几乎每家企业都将“数字化”挂在嘴边,不少已付诸实践。“是借着这次转型‘扬帆再起航’,还是踌躇不前慢慢被行业淘汰,答案显而易见。”绍兴海通印染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传海说,对印染企业来说,数字化不仅仅是设备改造提升,更是企业生产管理的彻底变革,是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益管理跨越的新阶梯。
看好印染产业数字化前景,拥有20多年大数据和云计算经验、曾担任谷歌总部高级工程师的王江将整个团队从北京迁到了柯桥。目前,王江成立的“数制科技”已与“越新印染”“英吉利印染”等10家柯桥本地印染企业达成深度合作,共同开发印染工业互联网平台。
除了企业“唱戏”,政府“搭台”也必不可少。
今年,浙江制订《浙江省数字经济系统建设方案》,计划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核心架构,选择2个左右优势行业试点推进产业大脑1.0版建设。一直扮演改革领跑者的柯桥,正在积极谋划筹建印染产业大脑。
“具体方案还在修改中,但大致可以分为两块:政府端和企业端。政府端是将各部门的公共资源数据共享应用,为政府掌握产业发展态势、预测产业发展趋势等提供帮助;企业端则是搭建一个公共的全产业链平台,以数据供应链为纽带,推动生产方式、商业模式等重构。”柯桥区经信局数字发展中心主任裘波说。
在“迎丰科技”董事长傅双利看来,未来的印染工业互联网平台应该像淘宝、美团那样,企业入驻平台成为商家,客户可以直接在平台上评判对比,选择这个单子应该下给谁。“这将彻底改变、颠覆整个印染行业。”傅双利说。
“染缸”蝶变育新机。这个绿色、创新、智能的印染小镇正在向新蓝海全力进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