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从制造转向创造的中国逐渐在失去“世界工厂”的位置。在一部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至东南亚后,俄罗斯似也有意发展成新的代工厂大国。近日,西班牙快时尚巨头Zara就和俄罗斯签署了一个协议,将尝试着在战斗民族生产服装。
“我们同意成立一个项目组,未来将和Zara合作,并帮助搜罗可信赖的俄罗斯合作者。这一切将会加速Zara俄罗斯供应链本地化的落地。”俄罗斯工业和贸易部副部长Viktor Evtukhov说。
在服装生产之前,Zara于今年早些时候确认在俄罗斯生产它的家居类产品,并有意在当地扩充自己的供应链资源。俄罗斯工业和贸易部接下来将提供给Zara总部一个工厂名单,而Zara则会派遣相关专家去测试这些工厂的实际表现。
根据Evtukhov的说法,Zara在俄罗斯制造的产品数量将在今年内翻一番,并且“2017年,他们计划在我们国家销售上百万产品。”
这次合作是由俄罗斯工业和贸易部促成。这两年,俄罗斯政府积极吸引外国品牌在当地生产,宜家和H&M都在去年春天接到了生产许可,据悉,日本的优衣库也在接下来的接触名单之中。按照这个架势发展下去,俄罗斯有望成为快时尚新一轮的生产大本营。
该趋势与俄罗斯国内生产成本增长有关。去年,俄罗斯纺织业协会曾表示,俄罗斯的生产成本已经与中国持平,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还要便宜10%,因此外国和俄罗斯本土品牌开始把生产线从中国撤回本土,以抵抗成本价格上涨带来一些列连锁反应,比如成品价格上涨或利润空间缩小。
而“失业率的提高提供了更多的廉价劳动力,让零售商很感兴趣。”调查公司Infoline主席Mikhail Burmistrov称。俄罗斯当地新闻网Russia Beyond the Headlines曾在2016年5月就观察到了上述动向,称随着卢布贬值,令Zara、Pull&Bear和Massimo Dutti等姊妹品牌都有意将生产地址迁到俄罗斯,据悉持有以上品牌的母公司Inditex当时已经开始和俄罗斯当局洽谈。
不过,据《卫报》2014年报道,按照Zara以往的路数,当年它在中国生产的大部分服装,销往的多是本土商店,这是快时尚实现品牌本地化的一个策略,意在缩短物流成本并方便管理订单。而同样的逻辑也可以在俄罗斯落地,但这样做的前提是品牌在俄罗斯的市场足够大且有利可图,据Russia Beyond the Headlines提供的数据,从2007年到2016年,Inditex在俄罗斯的门店数量从29家,增长到了485家。
而根据宜家此前和俄罗斯贸易部达成的协议,该品牌也是为了实现供应链本地化才将工厂迁往俄罗斯的,只不过目前占比只有60%,数字还在增长中。
因此,俄罗斯若是想成为全球轻工业集散中心,恐怕还尚待时日。它需要考虑的重心是俄罗斯经济的现状到底能持续多久,而这样低成本的优势又能撑得了几时。
Burmistrov认为,俄罗斯的制造工艺令人满意,但是卢布贬值带来的低成本却难以维持,“除非俄罗斯能够提供其他竞争优势,不然品牌在俄罗斯长期投资、或者和当地生厂商建立持续关系都没什么意义。”何况,现在已经出现一些工厂指责部分外来品牌只是来生产,却不看重俄罗斯的消费者。
小心,这已经让战斗民族不太高兴了。 |